《深圳特区报》:从宝安起步, 工业设计节越来越有国际范
Date:2014-01-14 Source: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陈震霖

设计界的“大牛”,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节的主讲嘉宾之一,来自意大利的著名设计师斯蒂凡诺·乔凡诺尼近日访深,他做了一个决定,和深圳宝安的顶尖设计师合作,以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设计人才。

大师斯蒂凡诺·乔凡诺尼与宝安的交集有些偶然,他和湖南大学媒体实验室的负责人颜其锋是在意大利的酒吧里认识。当然,斯蒂凡诺·乔凡诺的决定有着充足的理性成分,便是宝安近年来随着中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节(以下简称“国际工业设计节”)而累积起来的得天独厚的工业设计发展优势。因此,他决定在宝安和颜其锋进行一些合作。

颜其锋也不例外,这名原诺基亚研究院的首席设计师现在在宝安中心区倒腾着母校在深圳开设的“产学研用”一体化机构,这是一个参照麻省理工学院和设计界顶尖高校芬兰阿尔托大学媒体实验室的模式建立起来的机构。

以上不过把顶尖设计师“请进来”让中国设计师“走出去”在宝安的一些小故事,若放在五年前,即第一届国际工业设计节之前,还是不大敢想象的。

今日,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节将在宝安拉开帷幕,本届设计节由宝安区人民政府、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机械工程协会工业设计分会、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创新联盟主办,由宝安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承办,设计节携手德国慕尼黑,以“创新驱动·质量的铸造者”为主题。

如果说,五年前国际工业设计节在宝安还是个新生事物,那么经过五年的孕育与孵化,国际工业设计节已经在宝安落地生根,成为宝安区新的文化名片,并且在宝安的转型升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生于金融风暴,来到宝安恰逢其时

胡琦毕业于内地一知名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她告诉记者,在他们学校这个全国排名靠前的专业中,现在已经有大部分的同学校友在深圳,其中不少便在宝安,而这种聚集的现象不过短短几年间的事情。

2008年金融风暴袭来前后,首届国际工业设计节在寒冬中启幕。近年靠着设计创意成功转型,现在已经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当然电子公司总经理温亚军告诉记者,在当时他们这帮拿着出口订单过日子的做实业的老板看来,“工业设计”这个概念有些远不可及,更不敢触碰。

风暴来袭时,温亚军这个做了20多年电脑生意,靠着外贸订单生存的老板陷入了困顿,全球经济低迷,中国的制造业等工业产业首当其冲地陷入了首轮冲击漩涡,“作为闻名世界的制造基地,宝安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制造企业一直未能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中举步维艰。”

在温亚军等宝安中小企业老板看来,当时首届国际工业设计节的举办,恰逢其时,而这也是对各级政府加快自主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号召的响应。

彼时,国际工业设计节积极邀请广大制造企业参与,并组织国内外大师、专家深入企业调研指导,有效地帮助企业运用工业设计培育品牌,培养核心竞争力,走自主创新之路,在金融海啸中突围崛起。

2008年的首届国际工业设计节不过是一次尝试,当时就已经成为深圳市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参与性最强的盛事,同时也在参与嘉宾的高度国际化、专业观众的数量,在业界的影响力等各个方面,都超过了国内以往各种工业设计的相关活动。

“金融海啸对于加工企业是冬天,但对工业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则是春天。因为制造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设计,越来越注重品牌。”在此次工业设计论坛上,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秘书长封昌红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一开始,我们只计划300人参加。因为历次这样的活动没超过这个数,但最后来了600人!真可谓盛况空前,在中国工业设计领域绝对是最有规模的一次论坛。设计公司来了,制造企业也来了,大家都在寻找市场的对接。”她回忆。

首届论坛的主题是“对接产业,对接国际”,封昌红这样解释:这一主题在当时金融海啸的背景下非常有针对性。一方面是设计越来越受到制造企业的重视,设计公司希望通过为企业服务提升价值,对接产业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要对接国际,因为在发达国家工业设计已经走在了前头,我们要以国际视野来发展中国工业设计。

中外携手,设计装载万千可能

2009年,国际工业设计节已经初具规模,“设计以人为核,装载万千可能”、“备受瞩目的中国汽车设计”等等论题成为当年开幕式上高峰论坛的亮点,工业企业如何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是众多企业家关注的焦点。

宝安企业家刘志雄在论坛上说,其企业三诺集团,受益于对工业设计的重视,近年来飞速发展。他表示,企业的创新很大程度上要通过设计来实现。

亚洲最大的设计界盛会香港设计营商周在国际工业设计节期间举办,期间汇聚了深港台等地的众多设计界精英,以华语世界的向心力为凝聚点,为该届国际工业设计节烹制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与思想的盛宴。

从首届开始,国际工业设计节就喊出了“加强与国际工业设计界的交流”的口号。首届便跨越深港两地举行,与香港设计中心签订“深港创新圈——深港设计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此后,组委会确定了以后每一届的工业设计界要与外国合办,与韩国、德国、英国工业设计先进国家合作。

第二届国际工业设计节期间,台湾创意设计中心与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正式结盟。这个结盟意义非凡,共同标志着华语地区最具强势的深港台设计力量形成了战略合作同盟——他们将通过团队的力量,共同推崇华人设计及民族品牌。双方的共同目标,是为加强设计推广及提升设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强化双方之设计交流合作。该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定期透过双方互访、论坛、研讨会等形式,持续进行专业交流及人脉建构。同时,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也成为2011台北世界设计大会、2011台湾国际设计博览会等活动的全球合作伙伴。

时间转至2010年,第三届国际工业设计节日的高峰论坛,论坛以“台湾”为主题,邀请了台湾创意设计中心执行长张光民,丹麦著名设计师、Good Morning Technology董事长拉斯·兰格·索姆森等重量级大师出席。“当世界越来越像地球村,经济也越来越出现融合的趋势时,设计师也要更加人性化、关注文化的发展。”在论坛上,张光民先生借用趋势学家奈斯比特的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这同时也道出了国际工业设计节中外携手、全球融合的含义。

2011年,时间进入第四届,国际工业设计节的国际范越来越浓:跨越深港两地,与芬兰赫尔辛基、瑞典斯德哥尔摩两个国际设计之都精彩对话,四场开蒙启智的国际高峰论坛以“跨界体验设计”为主题,集结近60人的欧洲专业设计师代表团以及来自国内高新行业和传统产业最顶尖品牌厂商的设计精英……

2011年国际工业设计节采取四站联动、相互呼应的创新模式,开幕式及主论坛参会人数达到800余人,邀请了国际设计大师60人,包括芬兰、瑞典、意大利、德国、英国等设计强国,这也是深圳设计业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平最高的国际代表团,其中芬兰瑞典均为国家设计代表团,分别由芬兰驻广州总领事及瑞典驻华公使,分管文化创意的皇家公主带队。

去年,第五届国际工业设计节活动期间,50多位国际演讲嘉宾带来跨行业跨区域的无国界交流。彼时,深圳早已经成为“设计之都”,携手北欧设计名城哥本哈根,开展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对于设计来说,话题不分国家,在此届设计节上,东西方设计师围绕“如何用设计撬动经济”这一课题,结合设计界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把国外的设计师请进来,还要让国内的设计师走出去,这一直是国际工业设计节的一个理念。从第一届开始,为扶持深圳企业走向以设计、自主创新、品牌发展之路,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组委会就组织了20家深圳高新科技企业和设计公司参加香港科技创新博览会,展示深圳“设计之都”的创新成果。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第五届国际工业设计节上,组委会首创深港双城设计游,设计游主要参观场地为深圳、香港两地知名设计公司、创意园区、文化景点。其中在香港的场地主要有香港艺术中心、石硖尾JCCAC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香港设计中心,参观者看到最具代表性和现代感的设计产品及概念,以及最先锋的视觉表现形式。

对接产业,让设计真正活起来

世界工业看中国,中国工业看创造,中国创造看深圳,深圳创造看宝安。宝安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和中国绝大多数转型中的制造企业一样,经历了蛙跳式的演进: 通过高新技术的导入,采用替代优化的形式,推动企业建设由规模型、资源消耗型的经营方式向质量型、效益型、集约化经营转变,走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发展的道路,从而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这其中,工业设计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没有设计,产品不可能生动,但设计如果没有对接产业,也不可能真正活起来。从第一届开始,组委会就设计了“对接产业·接轨国际”这样的主题。而到了2010年的国际工业设计节,组委会有意识地让设计和产业无缝对接了起来。是年设计节期间,设计与产业双方人马齐聚宝安F518时尚创意园,在现场,深圳市奥尼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与北京品类工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的《奥尼企业品牌、连锁品牌策划合同》,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理工大学签署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项目合作协议》,深圳市绿色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与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创新联盟签署的《首届中国“绿色照明杯”LED室内灯具设计大赛合作意向协议》,这三个项目是宝安设计与产业对接成果的具体展现。

时间仅仅过去一年,第四届国际工业设计节上,国际设计代表团的设计创新之旅以及四个专题设计工作坊着眼于产业对接和设计成果转化,吸引参会的本土制造商和设计机构数量500余家,活动期间现场达成合作意向或促成交易的项目有20多个(对)之多——这足以说明,产业转型,是多么需要工业设计参与。

“对接产业、接轨国际”是每届国际工业设计节的一个核心,2011年这一年,由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策划运营的全国首个专业的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建成,有信息平台、研发平台等,主要服务于宝安区及深圳市有设计需求的中小企业。

在让设计无缝对接产业之前,组委会就通过整合资源的方式进行了铺垫:2009年的第二届国际工业设计节上,全国首个工业设计产业创新联盟落户深圳,联盟首期成员有24家,分别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院、协会和培训中心,这个是以官、产、学、研、资相结合的实体机构,在确立深圳“设计之都”领军地位的同时,以工业设计为主体,携手全国各地创新、创意、设计等各个行业的相关机构,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打破行业间的壁垒,在自主创新的旗帜下,共同致力于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品牌。

通过国际工业设计节这个红娘的介绍,宝安企业瑞辉表业将与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创新联盟共建全国首家钟表设计中心,迈乐数码携手瑞典国际大师研发数字客厅新产品并与地产商签约投入商用……芬兰瑞典设计机构与中国企业洽谈了合作意向,集中在通信、家具产业和时尚品牌行业,意大利著名建筑设计师安东辛格拉尼计划在深圳建设一个大规模的家具常年展示厅,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把意大利最新的建筑材料、环保且代表着未来前沿的家居设计引入深圳,以不同形式的样板房展示……

“工业设计从宝安开始”——去年,在第五届国际工业设计节期间的中外设计与产业对接会暨商业配对会上,欧洲设计军团20多位国际品牌设计大师的演讲及他们与当地企业的互动构成大会内容,需求方和提供方进行面对面的业务洽谈,通过深入了解,发现自身企业品牌的不足,并给出相关的建议。同年的工业设计高峰论坛,邀请到了来自丹麦、德国、澳洲、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地区品牌企业的数十位国际顶尖设计大师,他们用超前的设计概念,为中国的品牌创新之路出谋划策。

国内外顶尖设计对接产业,这对于工业大区宝安,甚至制造业大国中国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促进。

历 届 主 题

第一届:主题——对接产业·接轨国际

首届设计节(2008年)以“对接产业·接轨国际”为主题,合作城市选定了香港,着眼于深港创新合作、两地携手抵御金融海啸。内容设置了香港设计营商之深圳工业设计推介会、设计营商之深港工业设计研讨会和三诺杯中国工业设计精英赛等。

第二届:主题——打开海峡合作之门

第二届工业设计节(2009年)秉承“对接产业·接轨国际”的宗旨,选定台湾为合作城市,行程分宝安、福田、香港三站。为期七天的活动包括:高峰论坛(深圳-以色列主题)、深圳医疗器械与以色列设计对接会、“海峡两岸设计战略合作MOU签署仪式”、香港设计营商周(BODW)——深圳论坛(探讨设计·创新·品牌主题)、中国国际工业设计高峰论坛(台湾主题)。设计节促成了深圳医疗器械与以色列设计对接,成功地与台湾设计创意中心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开启海峡两岸合作之门。深台签约也是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与以色列、香港等国家、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为深圳工业设计开拓国际市场、唱响“设计之都”品牌的又一重要举措。

第三届:主题——绿色设计·低碳城市

第三届设计节(2010年)设计“绿色设计·低碳经济”为主题,以高峰论坛、考察访问、展览展示、设计工作坊、精英大赛、全国联盟年会等活动为主。合作城市选中日本和新加坡。深圳与两个国家就“绿色设计助推低碳经济发展”等话题,举办了设计创新之旅(考察深圳设计企业);第四届中国国际工业设计高峰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新加坡主题);以“绿色设计·低碳城市”、智能设计、意大利产品设计系统与技巧为主题的三场设计工作坊以及新加坡设计精品展、模型车展等系列活动。

第四届:主题——跨界体验设计

第四届设计节(2011年)延续前三届的设计节规格,以“跨界体验设计”为主题,与北欧简约风代表的设计名城芬兰赫尔辛基、瑞典斯德哥尔摩进行了合作。高峰论坛、考察访问、展览展示、设计工作坊、全国联盟年会等系列活动,源源不断地把国内外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意识进行汇总和创新。芬兰、瑞典、奥地利、德国四国代表团同时参会,以国际化的视野和市场生命力的角度关注工业设计的核心和灵魂。

第五届:主题——跨界·共生

此届设计节(2012年)以“跨界·共生”为题,鼓励打破行业、组织、区域的边界,让原本毫不相关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让产品和品牌的竞争力倍增。设计节联合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中国香港,首创深港双城设计游,参观香港、深圳两地的创意公司、产业园区;组织十余场主题鲜明的实战工作坊、三场高端论坛以及集结60人的欧洲专业设计师代表团参加设计节与国内高新行业顶尖品牌厂商的设计精英交流。

这些大腕曾现身 国际工业设计节

世界顶级工业设计公司IDEO的创始人之一、交互设计的开拓者、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的比尔·莫格里奇

全美三大设计公司之一Ziba Design创意总监莉莉·叶奥

美国工业设计学会亚洲区国际联络官蒂姆·弗雷彻

原北欧设计师协会主席的卡瑞斯泰·科纳伦

飞利浦设计公司(亚洲)的高级设计总监西恩·休斯

台湾创意设计中心执行长张光民

丹麦著名设计师、Good Morning Technology董事长拉斯·兰格·索姆森

台湾明基集团及佳世达集团设计总监王千睿

国际平面设计协会(Icograda)当选主席、日本工业设计促进会常务董事、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蕾梅·朱丽叶·邱

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ICSID)执行理事,台湾浩汉产品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文龙

联想集团创意设计中心设计总监安瑞斯·夏普

辛辛那提大学DAAP学院创新研究系副主任,曾担任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主席兼董事会主席的克瑞格·沃格

全美三大设计公司ZIBA Design设计事务负责人陈显扬、孙逸强

芬兰设计师协会ORNAMO主席Tapani Hyvonen

芬兰知名设计公司Desigence总裁Arto Ruokonen

前宜家设计总监卡尔·欧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