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设计奥斯卡”的中国故事
Date:2012-09-05 【Return to list】

德国IF奖大中华区域总监李建国昨日来深,接受本报独家专访,畅谈IF奖与中国设计的缘分

 

 

 

 

▲上面两幅图片为IF设计大奖在汉诺威的展览。

 

 

 

 

深圳商报记者 刘琼

作为国际顶级设计奖项,德国IF奖在业界颇受推崇。不过,却鲜有人知道,该奖项曾与中国结缘并成功举办过8届“IF中国设计大奖”。为何停办“中国设计大奖”?究竟怎样的作品才能获得IF奖青睐?昨日,德国IF奖大中华区域总监李建国应深圳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之邀来深召开2013德国IF设计大奖大赛说明会,详解参赛方法和规则,并接受了深圳商报独家专访。

IF设计奖创立于1954年,是国际上最著名的奖项之一,与红点奖和IDEA奖并称为世界三大设计奖,国际设计界称之为“设计界的奥斯卡”。据了解,2013年德国IF奖已进入最后的作品征集阶段,截止时间为9月19日。#p#副标题#e#

▲德国IF奖大中华区域总监李建国。

停办“中国设计大奖”有点可惜

文化广场:IF奖与中国如何结缘?请评价一下“中国设计大奖”。

李建国: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IF于2003年成立“中国设计大奖”,透过作品的征集、评审、颁奖典礼与展览等活动,与中国的企业和设计公司有了更直接的接触。“中国设计大奖”总共举办了八届,2011年停办时共有450件作品参赛。就举办的历史与质量而言在中国当时可称首屈一指,邀请来的国际评委甚至惊讶于整体的参赛质量。

文化广场:2011年,IF奖组委会停办已有8年历史的“中国设计大奖”。在你看来,是出于什么考量?

李建国:2011年在奖项的策略上有较大的调整,经过近一年的客户访查与得奖效益分析,总部决定将数个设计大奖举办的时间以及评审、颁奖、公关推广等整合在一起。这样对于奖项本身以及得奖企业与作品的宣传更能聚焦,并产生更大的媒体宣传效益。因此,以地区性为主单独举办的“中国设计大奖”就不符合该策略的调整,再加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有能力直接参与德国举办的设计奖项,因此在“中国设计大奖”正开始要大放异彩的时间点,我们决定中止办理,这的确有点可惜。不过,我们乐见客户们支持这项调整,也看到更多内地企业持续地参加设计竞赛。

深圳设计竞争力“逐日俱增”

文化广场:近年来,中国的设计作品开始频频获得金奖,但主要集中在工业产品设计,其余如商业、时尚、建筑设计等领域却鲜少有作品获奖。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李建国: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毕竟 IF的奖项还是以产品设计大奖的历史最久,也广为人知。再则,内地参赛有关商业、时尚、建筑设计等领域的作品数量仍旧不多,得奖的数量与能见度相对就少了。

文化广场:在历年获奖的作品中,很多产品来自深圳。深圳也成为获奖最多的中国内地城市之一。请说说你眼中的深圳设计。

李建国:中国内地于设计奖项的参赛上还是以珠三角与长三角周边的省市为主。深圳成为获奖最多的中国内地城市之一,这与产业本身对设计的需求有直接的关系。产业的需要提供了创意设计发展的温床,而政府的政策与支持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就说明了一切。深圳的设计产业发展相当快速,与国际设计间的接轨也走在许多城市的前端。在激烈的竞争、深入交流与合作的牵引之下,深圳的设计竞争力逐日俱增。

设计与品质为“得奖不二法则”

文化广场:中国开始参与IF奖以来,深圳和内地其他城市的参赛作品呈现出一种怎样的趋势?要想获奖,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李建国:越来越少的模仿与越来越多的创新,是中国参赛作品所呈现的一个好的趋势。因为参赛作品的质量每年都有非常稳定的增长,获奖的门槛也会越来越高。作品的各项细节已经成为产品得奖与否的关键差异。想要获得奖项必须真正了解评审标准,而好的设计与品质是得奖的不二法则。

文化广场:虽然中国作品开始在IF奖中崭露头角,但与西方设计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作品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哪些方面?如何提升?

李建国:就得奖的比例而言,大中华地区的参赛作品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间。中国的作品比较追求流行而不够深化,重视成本而不强调创造价值,致力求新但缺乏真善美。要想有较大提升,最重要的还是要企业的支持与重视,让设计相关专业可以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当然,设计师本身也要不断地提升自己,透过良善而完整的设计进程创作更多的杰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