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封昌红:中国设计的DNA是什么? 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Date:2018-11-30 Source:

 

“创客之城让城市有活力,设计之都让城市有远见。这个展会就是一个把一座城市带向远方的载体。”

—— 封昌红

 

在第六届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期间,作为组委会代表,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封昌红终于在展会最后一天的下午抽空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而她刚刚结束了一轮参观接待。

 

封昌红被业内誉为最具国际化视野的“工业设计推手”和“创客推手”,是中国创意产业的先锋和打造深圳“设计之都”和“创客之城”的践行者。

 

她执掌SIDA短短10年时间,会员从49家发展至今800余家,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工业设计专业行业组织。2017年,为了推进雄安工业设计的发展,在她的推动下,成立了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

 

国际化视野是封昌红一直推崇的,她认为,中国工业设计行业要走向强大唯有“走出去、引进来”六个字。她自己也亲力亲为,带队参加国际知名的设计展会,同时,将哈特穆特·艾斯林格、路易莎·博切多、拉夫·威格曼等国际设计大师请到深圳的展会上。

 

Q&A

 

-打造风向标-

 

《21世纪》:您认为,工业设计对制造转型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封昌红:我认为,设计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投入少、见效快的战略工具,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突破口。很多地方制造业从来没听说过工业设计。制造业转型都会想到技术改造,引进机器人、ERP系统等。但是技术改造只是增加了效能,但产品没有变。

 

工业设计是价值链的起点,创新链的源头,是高端的引擎部分,所有的价值可能都是在设计上面。工业设计既包括了外观设计,也包括了结构功能设计。

 

举个例子,以前专家分析苹果手机的设计价值占50%,但是艾斯林格作为乔布斯和库克的好朋友,他告诉我,苹果手机设计的价值是85%,也就是消费者购买手机的85%的钱是为设计买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我认为这“三个转变”都离不开工业设计。

 

 

《21世纪》:工业设计大展已经第六届了,从之前的主题来看,2014“再设计·新市场”、2015“智造未来”、2016“设计 连接”、2017“全球智造·设计未来”、2018“设计赋能”,展会体现了工业设计的何种风向?

 

封昌红:首先要看我们的愿景和理想定位。从一开始,展会的理想就是要打造世界设计风向标。我们希望通过展会来引导设计行业发展趋势、把脉方向。中国工业设计起步较晚,但深圳走得比较早,而且较早与国际接轨。

 

第二,工业设计能导入高端高新产业。以伦敦百分百展为例,它是基于生活家居的设计,缺乏新材料、智能硬件等方面。但深圳的智能可穿戴、无人机、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消费品能够引领世界风向,这离不开设计赋能。

 

所以,通过展会我们想表达,将来世界的工业设计都应该由我们定义。北欧设计风格简约、德国厚重、意大利时尚……他们都各有风格,但是中国设计的DNA是什么,这是我们未来要努力的方向。

 

所以我们展会每年都尽可能地把中国设计的核心的理念和精神梳理出来。不仅是给本土设计师启发,也是引领国外的设计师,把他们的设计风潮引向全球。因为通过文化的理念的传播、精神的传播,肯定比产品的传播有力量。

 

 

《21世纪》:从引进来的角度看,每一年展会都会请很多国外设计大师来这里做一些分享,您最希望他们给中国的工业设计带来一些什么?

 

封昌红:主要是在理念上的引领。在技术、外观、结构、品牌策略等方面,我认为深圳的设计公司不亚于他们。但是我们的理念和视野还是会弱一些,特别是前瞻的理念,包括他们对未来设计趋势的探索和思考。

 

今年的主题是“设计赋能”,很多大师告诉我他们觉得这个主题非常前瞻,而且具有想象力。我们要把中国设计的价值观彰显出来。我认为中国设计的价值观就是要推陈出新,我们永远是新生的,但在新生的过程中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融合。

 

-直面短板-

 

《21世纪》:您作为“工业设计推手”和“创客推手”,帮助了很多工业设计师和创客成长,您觉得在工业设计领域,他们普遍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封昌红:工业设计中经常说ID和MD。ID属于产品外观及属性概念设计, MD属于产品结构及后段设计,如分件、组装等。

 

所有的设计公司都是从ID做起来的,但到了MD的阶段,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如果MD做不好的话,漂亮的外观到了模具阶段也做不出来。没有很好的结构,把它里面的每个模块巧妙紧密地连在一起的话,做不出理想的外观。所以,对于一个设计公司,团队很重要,现在MD人才基本可以解决。

 

但新的人才短板仍然存在,一方面是高端型的总监级别的设计管理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是一毕业就能马上实战的人才缺乏。很多毕业不久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纸上谈兵多,一般设计公司培养新人成本很高。

 

另外,存在金融板块短板。设计公司的税收营改增之后也没有减,反而还增加了。因为他们的轻资产模式很难获得贷款。我呼吁风投公司关注以设计为导向的公司,因为这样的产品是有应用场景的。

 

 

《21世纪》:有国家关于工业设计的指导文件指出,国内工业设计在公共服务方面还较为缺乏,您觉得作为行业协会或者政府单位还有什么可以做的?

 

封昌红:的确,除了人才的短板还有金融支持的短板,更重要的短板就是知识产权保护。无论是山寨现象还是很多国外设计展会不让中国人进等现象的存在,都指向这一点。

 

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的保护手段,目前只有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这两个。但几个小细节的改动可能就让专利保护不存在,保护的手段和方法不足。

 

在立法层面,法国等国家有外观设计专利法,国内可能还没到立法阶段,但可以尝试做一些条例,增加抄袭成本。在行业规范方面,我们协会也准备尝试建立黑名单制,通过制定游戏规则来促进行业自律。

 

行业自律和和外界的手段要双管齐下。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现在来说还差很远。

 

转载自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