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顾 | SIDA『设计30分』第五期,与童慧明老师一起在世界抗“疫”中,用设计思维“危”中寻“机”
Date:2020-05-27 Source:

 

5月26日,第五期SIDA『设计30分』又如约而至,本期的嘉宾更是邀请到了很多人早早开始期待的广州美术学院教授、BDDWATCH发起人、“三诺杯”智慧健康医疗防护用品设计大赛的评审主席童慧明老师,与我们进行30分钟的“云”对话。

 

 

当前,疫情导致的国际国内形势变幻莫测,随之而来的是不同层面上对时势众说纷纭的看法以及人们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感,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推波助澜,使得谋求发展的各方都迫切需要探索符合新需求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改变我们的现状,提升不足,进而赢得未来。

 

身处这个剧变的时代下,作为设计师也许感到有些困惑、茫然和不安,也会有各种看法和抉择。如何看待这个时代,本质是需要如何去认识世界,进而用创新及设计思维去改变世界。对此,今天童慧明老师跟设计界的各位朋友们一起,重新共同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希望能抛砖引玉,提供一种思考框架,用更好的更前瞻的设计思路,为世界做出改变。

 

今天观看过直播的小伙伴们,肯定已经从今天的直播中获益匪浅,那么接下来跟随小编一起来温习一下,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与启发。错过直播的小伙伴们不要觉得可惜, 跟随我们的文字回顾,开始今天的干货收纳环节。

 

直播精彩内容回顾

 

今年的疫情对大部分年轻人来说,可能是有生以来经历的全球性的大灾难事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大量的创新开始涌现,这对于设计师乃至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机遇点。在分享中,童慧明老师以大危必有大机——抗疫应急创新改变世界为分享主题,围绕“抗疫中的中外设计界”、“疫情后的世界大变局”、“生活防疫驱动大创新”三个维度,谈谈自己的见解。

 

△直播现场画面

 

 

 
抗疫中的中外设计界

 

中外设计反映的大相径庭

 

首先从国内来看,由1月21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肯定“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作为全国抗“疫”全面铺开的时间节点,在这整个过程中,所有人都见证了中国抗“疫”强大的组织力与应急速度。从中央到地方,全球华人共同支持响应,采购口罩等防疫用品设备,展现出全民抗“疫”的精神。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不同领域的企业,像比亚迪、富士康等也参与其中,投入口罩生产,以此来解决防护用品不足的问题。童慧明老师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快速解决抗“疫”过程中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有赖于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主要供应国,这股强大的供应链使得可以将口罩、防护服等医疗防护用品的生产快速地重启、扩产,从而解决了国内医院在抗“疫”过程中对物资的大量需求

 

然而,面对疫情,国内设计界大多议论的是自己的生意受损、复工后如何接单考虑,对疫情中暴露出的众多可用设计创新去解决的问题无感,缺乏主动创新的意识与行动力。反观海外特别是欧美设计界,在疫情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像误以为疫情仅仅是一次大型的“感冒”等一些重要的初始阶段方面的错误,同时由于他们主要的生产供应链倚靠于中国、日本、韩国等海外国家,在世界抗“疫”风口、主要供应链国家还处于生产重启阶段亟于解决本国需求下,导致医疗物资的匮乏与短缺,在这时,创新应急就充分的得以展现

 

3D打印等新技术的救世“新”思路

 

像福特、苹果、戴森、LV等全球著名的汽车制造、手机制造、家电产品制造、奢侈品制造等大型著名品牌企业,都积极地投入到抗“疫”队伍中,进行护面罩、口罩、呼吸机、检测仪器、消毒系统……等等的设计与制造中。伴随着大型企业的介入,我们看到欧美越来越多的设计公司、设计师加入到抗击疫情中,他们没有去寻找传统的供应链,而是用3D打印等先进方式,既缓解了医疗物资短缺问题,也推动了3D打印产业高速度的成长与发展,为恢复国家产能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

 

 
疫情后的世界大变局

 

“不确定性”引发的全球新认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人类是命运共同体。疫情对全球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不同国家对于把控疫情的走向,是具有很多“不确定性”的 。面对中美矛盾、制造业回流等问题,童慧明老师讲到,“医疗物资是国家的战略物资”这一认知将会让更多的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借这次疫情将自己医疗用品的生产和制造重新恢复建设起来

 

高科技禁运

 

另外,疫情对今后中国的高科技禁运问题会越来普遍。在未来3­4年的防疫时期,医护人员应该需要更好的防护用品,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一点,是建立全球人道主义枢纽与仓库,这将很大程度上提升中国医疗物资从科技创新到生产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应对高科技的禁运、制造业回流等问题,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通过创新来加速强国,设计界也将遇到前所未有的各种机遇来加入到创新加速强国的历史进程中。

 

 
生活防疫驱动大创新

 

Live in Pandemic 新生活方式

 

生活防疫,将极大改变地球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已回不到 2020年1月21日之前的生活状态。消费者普遍建立起的防疫意识、卫生习惯将会深刻改变衣、食、 住、行、用、娱、健每个类别的需求走向、行为主张,导致相应的产品与服务发生重大变革,呈现海量创新机会,在规模与广度上远超抗疫防疫。

 

智能化抗“疫”

 

在提出好的创新方案的过程中,智能化对于中国的创新之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通道。

 

※智能呼吸器

 

 

智能呼吸器(Smart Respirator)将是数字经济时代人类生活的一个全新“智能面穿戴设备”物种。理想的智能呼吸器模型,应通过搭载在N95级呼吸器上的智能传感器模组,监测、采集、记录用户由肺部与呼吸道器官传递出的呼吸频率、呼吸能量、咳漱强度、病毒含量等关键呼吸数据,传输至智能手机的APP平台,生成用户个人的呼吸质量数据集,转换为可被大众认知、理解并以有时间标记的视觉化呼吸指数,及时提醒肺部、呼吸道与呼吸质量出现问题迹象的用户及时就医。
 

哈佛与MIT合作研发新型口罩

 

 

5月14日,据美国媒体报道,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合作开发一种口罩,可以检测佩戴者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据MIT研究员柯林斯称,当佩戴者呼吸、咳嗽或打喷嚏时,如果他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那么这款正在研制的口罩将会发出荧光信号。虽然该项目还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但是由此看见未来的创造空间是非常巨大的。

 
 
“三诺杯”智慧健康医疗防护用品设计大赛

 

 

“三诺杯”智慧健康医疗防护用品设计大赛现面向全球火热征集作品,童慧明老师在赛事中,将作为专业评审团主席,认真评判与审视每一件设计作品所带来的能量与价值,欢迎想要突破自己,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创新致力的国内外企事业单位、设计机构、设计师、艺术家、院校师生,投出自己的作品。

 

大咖为你答疑解惑

 

为了与“云”端观众有更好的互动,SIDA『设计30分』第一次设置了观众与嘉宾连线互动环节,本次连线到了来自深圳大学和燕山大学的两位在校生,他们向童慧明老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来看看大咖的专业解惑吧。

 

△在线互动环节画面

 

Q:

请问一下童老师,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无人配送机器人、智能测温等产品在抗疫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针对突发状况的应急创新产品设计,设计师应该从哪些角度切入,做出快速调整和反应,及时设计出满足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在突发公共事件之后,又该如何修炼自己提升自己,为之后有可能的突发状况做准备?

 
A:

对于在抗“疫”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大量的高科技、智能化的产品在进入我们的生活,同时我们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知道了有很大一批人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设计师,终究不是工程师,也不是高科技技术人员,所以有很多全新概念的产品在技术环节你可能会觉得加入不进去。但是这仅仅是以前的一个问题,在今天来看,一个很好的概念可能就是由设计师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提出解决地方案。那么如何把以往的设计经验设计资源组织起来,从零起步开始介入,这讲究深刻的改变以及未来的产品创新发展

 

我们看到苹果3D打印的防护面罩与市面上的防护面罩是有区别的,前者的设计包含了非常聪明的设计师的智慧,这种思维方式不是工程师的思维,也不是商业化的思维,这正是设计师的思维。所以从产品的“零”开始起步做创新的时候,添加设计师介入,后期整个产品可用性等包括体验质量,都会得到一个很好地提升

 

针对青年设计师来说,在疫情中需要用设计思维的方式来看待生活中如何产生的一些需求的改变,用设计思维去分析这种改变需求的本质点,当你提出一个非常有创意的产品时,就会变成你创业的起点。同时还需要放下自己的专业,不要把自己的专业当做自己的“包袱”。


 
Q:

面对大规模疫情,设计师更多的是提出前瞻性概念,在针对疫情方面是不是显得设计实现力不足?中国设计师此背景下新的使命又是什么?

 
A:

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还要继续,但是解决当下的创新同样重要,一方面要看从哪些角度或需求去做解决,另一方面需要思考如何提供一种更好地解决方式


 

观看回放方式

 

方式一

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观看直播回放

时不时可以拿出来,多多回顾

记得收藏

↓↓↓

 

方式二
各位小伙伴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官方直播互动群
领走直播资料PPT
了解最新关于SIDA『设计30分』的直播活动
↓↓↓

 

本期SIDA『设计30分』又要跟大家说再见了,希望童慧明老师的精彩分享可以为前来观看的设计从业者、设计师、在校学生还有广大喜爱SIDA『设计30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下期尤可期,我们不见不散